呼格吉樂:真情助人的婦聯(lián)主任巴彥淖爾
呼格吉樂騎著摩托車走訪牧民
今年45歲的呼格吉樂是一名共產黨員,擔任烏拉特后旗獲各琦蘇木畢力其爾嘎查婦聯(lián)主任已有18年。她曾被評為烏拉特后旗“干凈人家·精巴媳婦”、全市勞動模范(先進工作者),她的家庭先后被授予烏拉特后旗五好家庭、文明家庭,百佳十星級文明戶等榮譽。
◆母女兩任婦聯(lián)主任
畢力其爾嘎查坐落在茫茫戈壁灘上,即使去過幾次的人,再去也根本找不到路,只有在這里常住的人才能翻山越嶺通過一石一山尋回家。
呼格吉樂的母親畢德日婭曾經也是畢力其爾嘎查的婦聯(lián)主任,2000年,她退休時,嘎查牧民都選呼格吉樂當婦聯(lián)主任,否則不讓她退休。于是,當時27歲的呼格吉樂接下母親的工作,成為像母親一樣的人。
畢德日婭當婦聯(lián)主任時,經常騎著駱駝騎著馬到牧民家走訪了解各家情況,幫助有需要的人。在母親的熏陶下,呼格吉樂當上婦聯(lián)主任后,也經常騎著摩托車走訪周邊牧民。畢德日婭說:“我女兒很善良,她是用心在工作,她一直資助著幾家貧困牧民的生活。”
◆長年幫助有需要的人
2015年的一天,呼格吉樂再次來到患有腦癱的男孩色某某家探望,看到他的母親包某某哭腫了眼睛。原來,色某某的父親在醫(yī)院被查出患了腦梗,給這個原本貧困的家庭又添新愁。包某某說:“孩子上初中了,現在家里這種情況,連學習用品也買不起了。”說著又哭了起來,呼格吉樂趕忙安慰她說:“別擔心,我會幫孩子買學習用品,讓他好好學習。”臨走時,呼格吉樂給包某某放下300元,并告訴她:“以后每年我都會資助孩子300元,直到他大學畢業(yè)。學習用品我再另買,家里有啥困難及時說。”
如今,3年過去了,色某某已經上了高中,因為禁牧,他們一家也搬到了東升廟居住。年前,呼格吉樂通過微信給包某某發(fā)了500元的紅包,祝他們一家新年快樂。收到紅包的包某某感動地說:“呼格吉樂真是個大好人??!這些年一直幫著我們一家,我家搬走了,她還經常通過微信詢問我們的生活狀況、孩子的學習情況。”
因禁牧搬走的還有莎某某某母女,她們曾經也是呼格吉樂經常探望的對象。莎某某某母女都患有軟骨病,母親莎某某某的背一直駝著,女兒在身體里打了固定脊柱的卡子,孩子正在發(fā)育生長,每年都需更換新的卡子。因為這家人的特殊情況,呼格吉樂經常幫助她們。2010年,呼格吉樂了解到,隨著年齡增長,莎某某某的女兒可以換一種固定在身體外面的卡子,打了這種卡子,以后就不用再換了,但這種卡子需要10000元,莎某某某家根本拿不出這筆錢來。為了盡早解決她們的難題,讓孩子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,呼格吉樂領著莎某某某到臨河西部礦業(yè)求助,呼格吉樂的真誠打動了西部礦業(yè)的負責人,當場就捐了10000元。
多年后,莎某某某回想起當年的情景,還是哽咽得說不出話。也許呼格吉樂忘記了給過她多少資助,但她不會忘。當年,呼格吉樂在她們困難時,有時給300元,有時給500元,最多時給了1000元,在她看來,那些都是救命的大錢。莎某某某的女兒換了新卡子后,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了,直到她上了大學,呼格吉樂還在資助她們。
在畢力其爾嘎查,只要提到呼格吉樂,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,說她是好樣的,有她母親的風范。
◆家人的支持給了她很大動力
呼格吉樂家養(yǎng)的350多只羊全靠丈夫特木爾經營,近期是育羔期,他一個人忙不過來,岳母畢德日婭特意趕來幫忙,這也讓呼格吉樂有了時間在嘎查里走訪幫助別人。
呼格吉樂的善良感動著特木爾,他的母親多年生活不能自理,是呼格吉樂天天悉心照顧著老人,讓老人幸福地生活,直到生命的終點。這些年來,特木爾靠著勤奮,不但把生活過得紅紅火火,而且非常支持呼格吉樂的工作。
呼格吉樂的兒子當了兩年兵,現在在河套學院護理部學習,他立志將來要當一名男護士,也像媽媽一樣去幫助別人。
家人的支持,讓呼格吉樂幫助別人的動力更大了。呼格吉樂說,她只想像母親一樣做一個善良的好人,也想給兒子當一個表率。
1.內蒙古社區(qū)報遵循行業(yè)規(guī)范,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2.內蒙古社區(qū)報的原創(chuàng)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來源:內蒙古社區(qū)報"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內蒙古社區(qū)報或將追究責任;3.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(qū)報編輯修改或補充。